50年前这部科幻小说 预言了后来的日本核电站事故 刘慈欣写《三体》也受到它的影响

2023-08-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这两天,大家热议的话题,莫过于“日本核污染水入海”。

日本要排的核污染水,来源于2011年3月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而早在1973年,就有科幻小说预言了这一幕。小说中,日本政府对核污染的说法是:“污染似乎并不严重,……只是残留在管道或某处的东西在下沉后融入了海水中。”和现实发生的情况相似。

这本书就是“日本科幻之王”小松左京的代表作《日本沉没》,1973年出版时曾轰动日本。小说讲述这样的故事:由于地质巨变,日本列岛将在380天后沉入海底,在末日来临之前,日本人困境自救以及请求世界各国大量收留日本难民的故事。书中用大量细节描述了日本列岛在大地震、大海啸中分崩离析的一幕幕。地震,海啸,火灾,断电,交通瘫痪……一切都被黑暗笼罩着,似乎随时都会在人们身边发生。

写《日本沉没》,小松左京花费了9年时间。开始动笔的1964年,日本处于战后经济高速腾飞的黄金时代,东京也在这一年举办了奥运会。小说出版时,正值关东大地震50周年。这本耸人听闻的书一年内狂销近400万册,加印100余次,被称为“战后日本第一畅销书”,并荣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日本科幻星云奖双冠王,被数次改编为影视作品。大家最熟悉的是2006年的同名电影,还有2021年的电视剧《日本沉没-希望之人》,由小栗旬主演,剧中故事以2023年的日本为舞台。

科幻作家刘慈欣非常喜欢《日本沉没》,坦言《三体》的写作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日本科幻对我的影响很大,具体到《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看《日本沉没》后很震惊。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感体现出来”。

《日本沉没》是一部典型的“社会派科幻小说”,没有超级英雄,没有救世主,采用了全景式的描写方法,通过一次灾难来反映出整个日本社会的世态炎凉,它将日本人在面对灾难,面对家园毁灭的反应、心境刻画得异常真实,对人性的展现也令人叹为观止。

小说刚开始,就迅速揭开日本下沉序幕——70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调查专家组潜入8000米深的日本海沟,发现了大规模的异常龟裂和乱泥流。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全都指向一个结论:日本列岛正在下沉。

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结论,政府在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终于启动了“D计划”,将日本国民和资产逐步转移到海外的方案。

正是日本政府的态度,才让小说里的天灾变得更加无可挽回。

小说原文摘选

不可思议的是,在工作场所人们并不怎么议论这件事。大家尽量不去接触别人的视线,而是要么抓住电话不放,要么眼望着空中,用手指烦躁地敲着桌子沉思。

似乎大家凭直觉感觉到,这个问题不同于美元危机等社会性事件,并不是靠工作场所或街头的议论,就能理出个头绪来的。这件事冲击到了日常社会生活的根本。所以,大家都只能顾自己,各自去面对“要怎么办”的问题。

自下午两点左右起,在全国各处的交通中枢,出现了与平常时间段不相称的“早退高峰”。在东京,西边的富士山继续轰鸣作响,喷发烟雾。银座、丸之内、皇居的绿荫、高层建筑、公路和铁路等,都被纷纷降下的灰白色的火山灰所笼罩。护城河水上,浮着一层小石子碎后的白灰,天鹅们胆怯地躲在水中的石墙角落里,一动也不敢动。踩着在人行道上“哗啦哗啦”作响的火山灰和小石子,听任不停地掉下来的火山灰把肩膀和头发都弄得一片灰白,人们表情严肃、低头快步地往电车站走去。

电车、列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是不是能把自己送回家呢?

到什么时候,道路才能重新通畅呢?

自从那场让这座巨大都市的交通、通信功能在瞬间瘫痪的大震灾以来,恐怖的记忆,让人们条件反射地采取了急切“回家”的行动。在平常工作日的下午两点,形成这座大都市的“日常”表层,却像被加过热的油脂薄膜一样,突然熔化而开始流动。假如是以往傍晚下班时间的话,在溶解于此“液体”的表层下面,霓虹灯会开始眨眼,夜晚大都市特有的活力和煕熙攘攘的欢乐场景,也会涌现出来。然而,现在却只有往眼睛和鼻子里钻的热灰,它像是要再次包裹和固定已开始熔化的表层似的,开始慢慢地覆盖下来。

人们像是害怕被天上降落下来的灾难性的泥灰粘住了似的疾步走着。出租车则疯狂地飞奔,好像怕被客人叫住一样。因为这些司机听了车载收音机的广播后,也由一个“工作人”变回了“普通人”,纷纷想着自己的家庭而匆匆忙忙地往回赶。

回家!

在微带浅茶色和灰白色颗粒降落的天空下,这座大都市似乎正用一种惊恐的声音,在这样叫喊着。

不管怎么说,先回家!

回到家之后呢?做什么?怎么办?虽然谁都在心里乱哄哄地翻腾着这些问题,但似乎又并没有谁在那时真正考虑这些。首先是全家人必须在一块儿,该怎么办那是以后考虑的事。

也有没早退的人,比如那些未成家的,或在别人家中租住房子的年轻人。学生一般都先跑到学校去,找到自己的同伴后,便谈个不停。当然,坚持观看追踪报道电视特别节目的,也是他们。在咖啡店及工作场所,随处可见忐忑不安而寡言少语的年轻人围成的圈子。包括学生在内,在没结婚的年轻人里,大概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决心返回家乡并奔向车站。

延伸阅读

《SF魂:小松左京自传》

【日】小松左京 著 孟庆枢 译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1月

日本元老级科幻作家亲述自己传奇而曲折的一生,解密《日本沉没》《复活之日》名作诞生背后的故事。小松左京的名字,似乎一直都跟《日本沉没》联系在一起。在《日本沉没》之前,他是如何遇见SF(科幻)的?他为什么被称作“SF界推土机”?他的代表作是如何诞生的?在《SF魂:小松左京自传》中,这些问题你都能得到解答。通过这本自传,你也能了解到以小松左京为代表的日本SF历史,和小松左京的SF理念。

《日本核殇七十年》

[日] 川村凑 著 刘高力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从广岛核弹爆炸到福岛核泄漏,回顾日本“核”文化和社会事件,揭示日本“核观念”嬗变的真相与内幕。书中,川村凑提到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事故明显是人灾而非天灾,深度剖析了日本经历原子弹爆炸到福岛核电站泄漏近70年间日本关于“核”的文化史。本书穿插现实生活中的反核运动事件、核能集团的黑暗手段以及各种核电站事故等内容,回顾和总结了在日本从核弹爆炸到核能利用历史过程中文化人、普通民众和政府的种种思想和行为,折射出日本人对于“核”既恐惧又崇拜的矛盾心理。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