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的道歉还算道歉吗?我要申请执行!”近日,锡山法院东港法庭法官吴坚接到了一起名誉权案件原告邹某的来电。
在法院调解结束后,被告宋某明明当场通过短视频平台账号发布了手写的道歉声明,原告邹某为什么在平台上看不到呢?这起案子又掀起了新的波澜。
频发短视频羞辱自己,这是怎么啦
今年3月的一天,邹某短视频号发布的内容“画风突变”,从原本正常的分享生活变成了自我羞辱,历数自己从形象外貌到情感历程的种种不足、“黑历史”。朋友觉得异常,在评论区留言关心,结果换来的要么是邹某阴阳怪气的“回怼”,要么是进一步痛斥自己,言辞用语很是激烈。
接连几天下来,终于有朋友忍不住,跑到邹某家中一探究竟。朋友的好心来访,让邹某知道了什么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他人居然仿冒了一个头像、网名和自己本号几乎一样的账号!
今年5月,锡山法院立案受理了邹某起诉短视频平台,同时要求平台方披露实际侵权人信息的名誉权纠纷案件。经过对证据材料的初步审查,法院依法调取了侵权行为人的身份信息,隐藏在仿冒账号背后的宋某浮出水面。
新仇旧恨下,仿冒账号“替人出丑”
原来,邹某、宋某同住一个镇上,彼此早就认识。几年前,两人因种种原因产生矛盾,从言语相讥到大打出手,一度闹进派出所。今年春节前后,两人再次发生言语冲突,好在周围朋友及时劝阻住。宋某回到家习惯性地刷起了短视频,平台竟然推送了邹某近期外出游玩的相关内容,这使得宋某更加气恼。
宋某将邹某账号里的短视频内容下载下来,通过剪辑、配乐、加注文字等方式进行歪曲。宋某还将自己账号的头像换成邹某的照片,账号改成和邹某非常相像的名字,删除以往自己所发内容后,陆续发布了丑化邹某的视频,并推送给账号里1500多名粉丝。这些粉丝中有不少都是同镇居民,一时之间邹某的“丑事”被传得沸沸扬扬。
法庭上,宋某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解释其与邹某间的纠葛。邹某则认为,宋某将二人矛盾转移到线上,闹得人尽皆知,坚持要求宋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在法官耐心地释法说理下,宋某逐渐认识到自身错误。双方就赔偿数额和赔礼道歉的具体方式形成了一致意见:宋某通过侵权账号公开发布道歉声明,保留至少10天以上,并赔偿邹某各项损失5000元。在法官见证下,宋某当场发布了手写的道歉声明。
焦点
“看不见”的道歉还算道歉吗?
道歉声明发布的第9天,邹某联系到法官,称自己和周围几个朋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均看不到宋某发布的道歉内容,说明宋某的道歉是“打了折扣”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官诧异之余打开短视频平台进行查找,发现相关道歉内容依然存在,那么宋某很可能是屏蔽或拉黑了邹某及其好友。
随后,法官多次尝试电话联系宋某,均未接通,而邹某的执行申请也送到了法院。法官与执行治理专员仔细协商,决定采用执源治理方式开展执前化解。执行治理专员在平台内私信宋某并发出执行后果预警,要求其按照协议要求完成“道歉”,如采取屏蔽账号、拉黑他人等措施阻碍道歉内容传播,则严重影响“公开”道歉的效果,可能会承担因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不久,宋某回复“收到”,解除了对其侵权账号和视频内容的全部限制,并在原有道歉声明发布期限的基础上延长5天。5天后,邹某表示较为满意,不再申请执行。就这样,这起纠纷在“强制执行”的“门口”徘徊了一圈,在“执源治理”的作用下,顺利实现案结事了。
(记者 晓城)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