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深夜,从法国巴黎传来喜讯:
中国杭州获得2025年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承办权!这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该大会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
十年一度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之所以落地杭州,与其西郊有“浙西生态屏障”之誉的天目山在“圈”内的地位紧密关联:
天目山是全省首个、全市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在其4284公顷的占地范围内,生活了2646种高等植物,7173种野生动物,被誉为“生物基因库”“袖珍美人”。
詹姆士·伯斯特《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揭示了云集在此纬度上让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系列未解之谜和神奇造物: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喜马拉雅山……
恰巧,天目山也“隆起”在北纬30度的这一神奇纬度之上。它究竟有着怎样的丰采和风韵?
天目千重秀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4284公顷,在“圈”中堪称“袖珍”,在全球701个生物圈保护区成员单位中,它是少数紧邻主城区的自然保护区,享有“都市美人”的赞誉。
天目山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山体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天目山主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峰相对,峰巅各有一池,池水长年不枯,宛如双目仰望苍穹,天目山由此得名。
天目山不仅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座“物种基因库”和“文化遗产宝库”。天目山早在1956年就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纳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18年,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七部委组织的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位列第八,浙江省第一。
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
天目山保存有最为完整、最为原始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里森林覆盖率达97.56%,森林蓄积量达49.11万立方米。独特、稀有的生态环境,给保护区内万物生灵提供了栖息成长的家园,让“袖珍”之地亦有“大千世界”。
据最新的野外调查数据显示,天目山内已知物种852科10440种。其中,高等植物2646种,野生动物7173种;有“天目”命名植物37种,“天目”命名动物135种。
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天目山“山上有霜木,皆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而后,又有李白、魏源先后点赞:“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遇峰平峰树平树,云与青山作画幅”。
“天目树,天下树。”最新调查显示,天目山记录的古树名木达72种4821株之多。其中,不乏“世界典型植被”古柳杉群落,占地267公顷,世界罕见,大树胸径基本在50—100厘米,天目山也因此被誉为“大树王国”;还有1.2万岁的“五世同堂”野银杏,树体苍老、一树成林,是中生代孑遗植物的“活化石”;天目山特有种、原生株全球仅有5株的天目铁木,被誉为“地球独生子”……
生物多样性铸就了天目山的“靓形”,源远流长、文华灿烂的天目山文脉则为其点了“神韵”。
追昔,天目山文化多元,有2000年的道教、1700年的佛教、1500年的儒学历史,儒释道三教荟萃、兼容并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碑林碑帖、森林古道等文物资源丰富;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画作品;
抚今,红色文化、瓷器文化、禅茶文化、民俗文化……多元文化齐迸光彩。2019年,浙江省文化强省建设标志性工程《浙江通志》发行,其中仅有两部山志,《天目山志》便是其中之一。
底蕴厚重的天目山文化,现已融合于青山绿水间,成就了天目山自信、上进的“品性”,也点亮了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灵”。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