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希望把各族手艺人的智慧结晶发扬光大 她带着布依族奶奶期望,将中华民族的交流互鉴融入“梭子”博物馆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7-21 09:56:18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梭子,是传统织布技艺中的必要工具。

从华夏文明诞生初期的“良渚耕织”,到南北朝时期的“木兰当户织”,再到21世纪的“李子柒制衣”,传统织布方式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流经无数地区,并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的特色。

不同地区的技艺工法也生出些差别,体现在梭子上,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模样,织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丰富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杭州有这么一位有心人,她跨越千山万水,在全国各地寻找了上万把梭子,并在余杭区百丈镇建立了传梭博物馆,通过梭子的集合,弘扬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她就是传梭博物馆的馆长、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代表传承人郑芬兰。

布依族奶奶

把嫁妆交给郑芬兰

希望她能发扬

各族手艺人的智慧结晶

在郑芬兰8岁那年,她开始跟着妈妈、奶奶学习土布纺织。然而,随着她一点点成长,当地村落的传统手工技艺却面临失传。在这个关头,郑芬兰主动站出来,担起了文化“守门人”的角色。

在外人看来,花费巨大的精力财力去收集各地的梭子,是一份“赔本”的买卖,但郑芬兰在意的不是物质收获,而是找到每一把梭子背后的故事。

21年前,郑芬兰在马岭河峡谷徒步时,借住在一位布依族奶奶家。夜幕降临,郑芬兰正准备上阁楼睡觉,一转身看到奶奶在油灯下织布,瞬间勾起了她的童年回忆。郑芬兰花了四天时间,说动了奶奶,收到了她的梭子。直到后来,郑芬兰才知道这竟是奶奶的嫁妆。

“基于对我的信任,奶奶希望我能把这个梭子发扬光大,所以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收集全国各地梭子的想法,因为我要让更多人了解梭子背后的含义。”

在这之前,郑芬兰在早期还收到过一位藏族索朗奶奶给的梭子。它的外形就像一艘小船,有一个凹槽——这是由于长时间劳作使用,磨出来的痕迹。

郑芬兰将这些带有回忆温度的梭子,都郑重地收藏起来,就像守护各民族手艺人的智慧结晶。

随着梭子的收藏数量越来越多,2022年,在郑芬兰的牵头和政府的积极助推下,全国首个纺梭主题博物馆——传梭博物馆终于开馆了。

博物馆建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馆内足足有22000多件(组)梭子。这些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梭子”,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历史演进的重要文化符号,带动了当地“梭”产业的发展。

今年4月,传梭博物馆又成立了“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不仅包含了原来传梭博物馆的部分,还拓展了乡野厨房、织宿及其他建筑形态,总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践基地,该馆正在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引领单位。

受“传梭”成功经验启发

创新推出

“手工村落共同体”

“我想让手工艺实现在地活化,构建起一条城市与乡村双向激活与联动的产业链,把在地村民、返乡创客、手艺人聚合起来。”郑芬兰说,这是她建“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的初心。

带着这样的初心,“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联动了新一代手艺人和新锐力量,展开了布与竹、织与宿、食与木等一系列更具创造力的手工艺创新工作。

郑芬兰没有辜负布依族奶奶的期望。“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以传统土布技艺为起点,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在交流拓展各民族手工技艺的同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之江同心·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馆还在全国建立了10个“手工村落共同体”,以手工产业激活乡村业态,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载体,调研的村落数量已达24个。

其中,民族地区的云南水沟头寨、西藏那曲、景宁犁壁际村、贵州侗寨、贵州安顺上甲村,中东部地区的郑州郑冲村、金华磐安榉溪村、衢州常山对坞村、杭州余杭百丈溪口村等已建立了村庄自有品牌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妇女就业,累计共帮助乡村留守妇女200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到1200元,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