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余杭找准“优势”步步跨越?打开高质量发展新通道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7-31 09:32:3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2023年7月28日,余杭召开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发布了一张“成绩单”:2023年上半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1亿元,增长10.8%,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475.4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246.6亿元,增长15%,总量均保持全市第一。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说:“这些成绩,是我们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最新实践成果。”

20年前,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八八战略”这个着眼发展大格局、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宏图大略焕然而生。潮涌风劲二十载,“八八战略”指引着余杭步步跨越。

从曾经的规划留白之地,到未来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余杭找准自己的“优势”,明确做长“长板”的方向,以创新发展助力经济提质,借力文化优势谋求发展胜势,提升营商环境厚植兴业沃土,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

“明日”科技锻造“后天”产业

程天科技从零部件开始攻关,让电影《流浪地球2》中酷炫的外骨骼机器人走进现实生活,还登上了央视新闻;之江实验室牵头的中国超算应用团队荣获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又一次站在国际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领奖台;带着强脑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东京残奥会冠军贾红光举起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

20年间,余杭企业因“科创”二字频繁“出圈”,余杭也连续三年捧回“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跃居浙江第二。

从曾经的鱼米之乡、蚕桑之地,到要打造创新活力之城的新中心,余杭已具备了足够的创新优势,成为了杭州“创新策源地”。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前瞻布局”是余杭积累创新优势的方法之一。

一起看看,这20年里,余杭都“干了什么”,又“干成了什么”!

在这片942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面积上,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vivo等众多国内大牌企业密布,在智能计算、智能安防、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引领创新发展;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落户,立“塔尖重器”之帜;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浙大余杭脑机交叉研究院、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等高校创新平台落户,各类海归博士、科技领军人才云集,国内创业者前赴后继。

在一流的科技硬实力与创新强磁场下,一批又一批硬核科研成果在余杭落地转化:阿里达摩院打造出国内首个AI统一底座,已经深入电商、设计、医疗等领域,服务超过200个场景;之江实验室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已初具产业化条件;谋划推进的未来工厂推广应用中心集成全省未来工厂创新成果,梳理形成分行业技术装备、应用组件和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加“数”前行……

到2023年,国内多地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指导意见等。一时间,“未来产业”一词在业内“火”了!“未来产业”可以理解为是用“明日”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而余杭在这20年里正是做了这样的充分谋划,攒足了“明日”科技的优势,也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石。

眼下,之江实验室已孵化之科智慧、之科立上等9家科技企业,良渚实验室孵化培育跃真生物、领脑科技等5家高科技企业,多家企业估值过亿元。

与此同时,余杭开启了“链主”企业与大学的“双向奔赴”之旅。中电海康、恒泽生态等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脑机交叉研究院等1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聚集生态企业300余家,有力打通了“产学研”全链条。

抢先布局未来产业,余杭基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航空科技等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正瞄准人工智能、高端软件和智能计算等细分领域,探索发展量子科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新兴前沿产业,开启换道赛车。

变“文化优势”为“发展胜势”

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为什么选择这里?因为,良渚古城遗址是向世人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

城市原核,文脉绵绵。

20年前,余杭还没有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

20年后,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两大世界遗产和径山茶宴人类非遗在此交相辉映。

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禅茶文化、千年古镇文化、仓前太炎文化、五常龙舟文化、西溪洪氏文化……这一城,尽江南、最余杭。

文化如风,接续古今。20年久久为功,余杭大地上,一条“良渚文化大走廊”串连起岁月发展的长卷,创造了一个个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文化IP,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了发展胜势,让繁华的历史文化名城抬头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作为余杭的一张世界级“金名片”,良渚文化承载五千年文化记忆,历久弥新。在这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出生就风华正茂”,预约爆满。

“日本茶道之源”径山传承千年禅茶文化,并从零星资料中逐步还原了南宋点茶的流程,恢复了抹茶制作技艺和宋代茶宴的礼仪。在茶文化的加持下,如今径山茶品牌价值已达31亿元。

流淌千年的东苕溪、西塘河和余杭塘河,所流经的是京杭大运河文化体系中最古老而又最前沿的流域。繁忙的水运激活了运河沿岸的安溪集镇、仓前老街等运河聚落,成为当下热门网红“打卡”地。

不仅如此,余杭还对龙舟文化、运河文化集中传承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运河沿线乡村独特的民俗,深挖文化内涵,将文化魅力彰显在牡丹花会、羊锅文化节、径山村茶祖祭典、四岭村白果树祭等民俗活动中,提质“文化强区”承载力。

“文化”二字看似高远实则亲近。今年2月,越剧《却金亭》问鼎第十五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该剧主创人员说:“我们将这个余杭故事讲给了余杭基层的老百姓听,用戏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形式,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个高雅的舞台艺术!”

可以看出,余杭衡量文化精品“名片”的价值标准,来自人民。

如今,以家为中心的15分钟活动半径内,能享受到哪些惬意的文化生活?余杭人会这样回答——

“到家附近的书屋‘充电’。”陈梦雨是余杭街道西园社区图书馆的常客,“出了家门就进书海,琳琅满目的书籍我能随便看。”

“去村里的文化礼堂排练节目!”瓶窑镇塘埠村的退休职工翁素萍说得干脆。每天她都要去文化礼堂转转,“跳个舞唱个歌,我浑身都轻快!”

“带着孩子去大剧院看场演出!”市民范其凯家就“挨着”苕溪大剧院,步行也不过5分钟的时间。

让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民众的生活,余杭已建成“15分钟品质生活圈”58个、余阅阅读空间31家,全区1291处健身场地面向公众低免开放。同时,余杭积极承办山花奖、浙江省文艺创作大会、浙江省青少年武术散打(乙、丙组)锦标赛、浙江省舞龙锦标赛、浙江省棒垒球锦标赛等赛事活动,与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远眺历史,源远流长的五千年良渚文明让我们认清来路;近看当下,百花齐放的文化产品丰盈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展望未来,余杭正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中,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焕发出文化新气象。

新中心“优”无止境

余杭,梦想小镇,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地标之一。

小镇上有一条创业大街,大街中间是一条金色长廊,在这里创业的年轻人喜欢叫它“梦想长廊”。长廊两端连接稻田和水塘,寓意“梦想水稻(到)渠成”。

这句对创业者的美好祝愿,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成立8年的梦想小镇,已集聚创业项目2951个、创业人才23882名;270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达151.82亿元。

金色长廊通往梦想,这是余杭给予众多年轻人憧憬未来的仪式感。就如金色长廊有篷架遮风挡雨,余杭也创造了“高效率、优服务、强保障”的营商环境。

那么,营商环境究竟如何?余杭企业最有发言权。

杭州西顾视频的CEO Nikk说:“杭州的创业环境太棒了。(政府)有非常多的支持,在这里工作很有感觉,旁边的人都在创造未来,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刚落户余杭,重力聿画(杭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锐斌说:“在注册环节,我们就感受到了在余杭办事的高效。注册申请刚通过1天,就有工作人员过来讲解我们可以申报的各类政策优惠,对企业来说还是挺有安全感的。”

“给予力量”“办事高效”“安全感”……这些词汇足以证明,良好的营商优势,让余杭真正成为了“梦想中创业的地方”。

在余杭,搞项目有投产运营全周期推进机制,做前期有“歇业一件事”全流程一站式办理的便捷服务,投融资有“余杭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优质信用服务,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对未来有“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法治化管理“一件事”场景应用的稳定预期。

今年,余杭再“加码”,要在省市同一改革跑道竞赛中跑出加速度,全面优化升级区域营商环境,全力塑造好“新中心、心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这个“最优区”,竞争激烈。

如今比拼营商环境,拼的是产业链、生态圈等整体环境。所以,余杭提出:要打造“青年发展型”营商环境。

从企业侧来说,数字经济是余杭产业发展的主引擎。2023年上半年,余杭预计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50亿元左右。

从人口侧来说,青年人是余杭产业人口的主力军,未来科技城的创新创业人才平均年龄仅为32岁。

因此,余杭将从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出发,锚定“数字生态型”和“青年发展型”两大营商环境定位,发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才高地三大“比较优势”,为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从而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赋能的良性循环。

眼下,余杭把“留住青年人”作为工作导向,升级完善政策体系,推出了“青才来余”五项举措。聚焦青年人才普遍关心的求职、住房、服务配套等问题,余杭给青年人“求职来余免费住”“引才入余拿补助”“西部建余有补贴”“工作在余拎包住”“生活融余享便捷”,进一步打造宜业宜居的“软环境”,真正让青年人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干大事、干成事。

想要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城市与青年不只是“合伙人”,更是“一家人”。

不少青年创客及企业员工表示,除了政策解读、人才培训、融资对接等企业服务内容,余杭还积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举办了潮创音乐生活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遇见同YOUNG有趣的你”交友派对等文娱活动,让工作之余的生活更有“烟火气”和归属感。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如今,站在新征程的门槛上眺望,余杭手握“八八战略”这份“优势指南”继续前行,不断锻造新引擎、创造新机会、塑造新优势,续写新一章高质量发展“余杭答卷”。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