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之光 闪耀之江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8-30 08:53:57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悠长文脉落下点睛之笔 时代地标聚合文化能量

集结“四馆一中心”!之江文化中心对外开放

看点

之江文化中心对外开放,20余场“压箱底”级别的精品展览组团登场。

预约

开馆之后,市民进入之江文化中心的场馆,需提前预约。

预约通道:登录“之江文化中心”小程序,点击“场馆预约”即可。目前,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均已开放预约通道,浙江图书馆即将开放预约,浙江文学馆暂未开放预约。

交通

1、地铁:

乘坐轨道交通6号线,到枫桦西路站/之浦路站下车。

2、公交:

乘坐324M路/1499路/500路/1411路/8514路,到龙王沙站/碧波路文景路口站下车。

随后步行到达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一条之江,孕育了钱塘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

昨日,集结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四馆一中心”的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这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集聚群,开馆后特别策划的20余场“压箱底”级别的精品展览、活动,将逐一解锁“四馆一中心”硕大的文化能量场。

“四馆一中心”是知识的入口,重构过去与未来的联系,人文与艺术在这里“双向奔赴”,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被活态还原,文学的“四季”在这里生根发芽,先锋艺术释放着活力与遐想……作为杭州文化浓度最高的区块之一,之江文化中心位于杭州西湖区之江板块,杭州之江文化产业带、之江艺术长廊的核心区块,总用地258亩,以“江南”“山水”为设计理念,整个建筑群呈开放式、江南韵味的“合院式”布局,构筑起一幅蕴含浙江山水人文韵味的画卷。

书中自有黄金屋。曾经,位于杭州西湖边曙光路的浙江图书馆老馆,石阶上一排“欢迎步入知识殿堂”的刻字,是无数杭州乃至浙江人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联结;如今,全新启用的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将作为浙江图书馆主馆进行使用,对知识的崇敬仍在,只不过,书香上有了更浓郁的科技味道,以及更多兼具传统与现代的主题阅读空间。

数字赋能,是浙图新馆服务的最大亮点,也贯穿着整个之江文化中心的“四馆一中心”。浙江图书馆副馆长胡海荣介绍,“我们还引入虚拟导航技术,读者打开手机,就可以跟着手机里的导航,定位到要找的书。”

作为文博界“顶流”之一的浙江省博物馆,今年4月的搬家大事——《国宝搬家记》直播引来4066.3万人次在线围观,4个多月后,迁至新馆的文物有了接近完美的保存状态。新馆还推出《浙江一万年》通史展,是对浙江考古成果最新最系统的巡礼,设置青瓷、海洋、宋韵、书画、名人等5个专题文化展,并策划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陈列》等9个功能拓展体验展,陈列各类文物410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96件(套),万工轿、唐彩凤鸣岐七弦琴、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等“国宝”均向参观者开放,述说着浙博的考古故事。

2012年,杭州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国际“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身份的城市;十年后,杭州拥有了全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全省241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6位国家非遗传承人有了集中的展示平台,让非遗得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展厅一楼的“中国时间”-总序厅,将二十四节气塑造成天文时空艺术雕塑,显示着浙江的“非遗时间”;“东海渔汛”-绿眉毛海船,既是展品也是非遗馆的对外形象大使; “姹紫嫣红”-传统戏台尤为抢眼,又叫“非遗之眼”,也是之江文化中心的视觉地标之一,即便是身处馆外的参观者,都能一眼找到它。

书香浸润人心,“文学点亮人生”。浙江文学界几代人所期待的“省级文学馆”,终于在之江文化中心落户。这座规模最大的省级文学馆,沿文学主线集中展示跨越千家的浙江文学全貌,还有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等机构入驻,成为一座被文学包围的“作家之家”和“文学之家”。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说,文学馆将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展览,通过常态化的活动安排,使浙江老百姓也能有文学获得感,打造一个文学活动品牌。

四馆合一,打破边界,由位于负一层的公共服务中心相连通。一如浙江图书馆老馆长褚树青所言:“过去,我们到图书馆看书,文化馆看戏,博物馆看展,好像彼此都有边界”。今天,新投用的之江文化中心,正形成开放发展的格局,开启了浙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篇章。

依托于“四馆一中心”的文化能量场,这种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一体化的公共空间运营模式,将作为一场全新文化实践,探索出省域文化服务更多可能性,启迪心灵、滋养精神,为杭州乃至浙江打通一条通向精神共富的路与桥。

文化微观

文化惠民的“双向奔赴”

首席记者 张磊

之江文化中心于昨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日各馆的预约参观都早早爆满,足见市民对于这个集合“四馆一中心”的文化综合体的期待与盼望。

从去年开始,一大批重点文化项目陆续在杭落成开放并成为“网红打卡点”,前有杭州国家版本馆,建筑尽显宋韵芳华,展现中华文化千古一帆、博大精深,后有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红墙静言遗址默声,却有着让人秒穿南宋的魔力。如今,作为我省打造之江文化带的重点项目,之江文化中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出匣,在钱塘江边向世人展现着浙江悠久文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更应像一块吸铁石,用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吸引更多群众走入其中,受感染被熏陶,自愿为其代言。

杭州国家版本馆和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一票难求,观众如织,社交媒体上的赞誉不断,证明了这已经是一场文化与受众,传统魅力与当代价值之间的“双向奔赴”。

之江文化中心作为我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我们期待,新的之江文化中心在成为全新“网红打卡点”的同时,也能通过更多元的内容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保障、更深远的文脉铸就,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集中展示新时代浙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让群众感知文化、触碰古今,为群众提供文化滋润的场所,让群众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