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运河,揽太湖,通长江,无锡——一座被江河湖“拥抱”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水运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千年水运再度焕发蓬勃生机?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无锡”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9月正式出台实施,这是全省首个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的市级水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紧密结合“双联双提”工程,为无锡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跃升破题作答。
强基扩容
打造组合式高能级港口集群
近日,无锡(江阴)港外贸进口铁矿石码头申夏港区5号、6号码头扩能改造工程即将开工,是“水运无锡”方案落地实施的重点工程之一。
“目标就是建设沿江最大外贸进口矿石接卸转运基地,打造长江深水岸线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专业化升级改造的样板,打造沿江绿色低碳智慧赋能示范港。”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江苏沿江港口外贸矿石接卸量为1.3亿吨,其中江阴港5号、6号码头接卸4970万吨,占比达38.33%。此次申夏港区5号、6号码头升级为15万吨级,水工结构按照靠泊20万吨级散货船舶设计和建设,将可接卸大型开普船。
别小看了此次改造,据测算,采用20万吨级(开普船)运输较巴拿马船运费节约20—40元/吨,开普船进江还可减少钢厂7—10天的保供库存费用。
根据《方案》,无锡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名城的战略目标,将聚力打造组合式高能级港口集群,突出重点“推动沿江港口扩能转型、内河港口提质增效取得重大突破,多式联运、多港联动特色更加鲜明。”预计到2025年,无锡(江阴)港将新增3个15万吨级以上海轮泊位,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00万标箱;加密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五定班轮”;新增3条近洋航线或远洋航线、5条内贸航线;建成2个以上铁水联运作业区,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无锡将聚焦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打造组合式高能级港口集群,深度融入上海港、宁波港集疏运体系,统筹发展海铁联运,努力将无锡(江阴)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加快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发挥港口在内贸交流和双向开放中的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以港口集群促进临港产业集群,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水运无锡”画卷正缓缓绘就。
通江达海
打造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
前些日子,申张线纺织大桥正式“告别”了老桥的水中墩。建成通车的新桥,不仅桥面宽阔、连通城镇路网更加畅达,净高7米的通航高度更可满足千吨级船舶在桥下一路畅行的需求。
纺织大桥是申张线航道剩余3座未达标桥梁之一。随着“打造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扎实推进京杭运河、锡澄运河、锡溧漕河、锡十一圩线、申张线、芜申线‘六航齐治’”写入《方案》,通江达海高等级骨干航道网中的通航瓶颈将逐一打通。
畅行无阻的航道网,到底能带来怎样的“红利”?相关负责人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一艘千吨级船舶相当于30辆重型货车绵延1公里以上的载重量,一艘96标箱的集装箱船接近于一列中欧班列运量。从运输成本看,水运成本仅为公路的1/7、铁路的1/3,1000吨货物运输10公里,若走公路成本约6800元,若走水路仅约900元;每新增100公里干线航道可降低运输成本36亿元/年。
根据《方案》,要加快优化内河航道结构,统筹推进二级航道网规划建设,实施三级航道里程三年倍增计划,全面提升水上通道的运载力通达力。到2025年,全市将新增二级(准二级)干线航道里程39公里,京杭运河无锡段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线畅行;全市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达标里程达到约150公里,基本建成“二横四纵”干线航道网络;规划五级及以上航道占比提升至35%以上,进一步发挥支线航道服务临港产业、物流园区、货运枢纽“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绿色智慧
开启水运高品质现代化服务新时代
打开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开船也能使用“手机导航”;点开“船e行”APP,船舶垃圾接收记录一目了然,船舶岸电“一键”联通;在京杭运河无锡新安水上服务区交通执法水上自助服务站,可全天候进行船员自助培训、考试、模拟训练等,再也不用到政务大厅往来奔波……对无锡的船民们来说,如今的水上生活一“机”解决、智慧联通服务已成为常态。
《方案》明确,到2025年,干线航道水上服务区覆盖率达到3.4个/百公里,同时,利用科技赋能、智慧提升,进一步提高水运现代服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港口”“智慧运河”建设。“计划到2025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重点生产作业环节100%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全市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生产实现100%数字化管理。”
一直以来,水运都是综合运输方式中绿色低碳特质最为鲜明的一种。如今,漫步于运河畔,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方案》描绘出“新江南水乡”人与水和谐共生的新图景。到2025年,绿色生态航道里程占省干线航道比例超过30%,省干线航道两岸用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超98%;全市港口生产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75%以上,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靠港船舶的岸电使用量同比增长10%;船舶污染物接收应收尽收,转运处置率达到95%以上;打造无锡水上文化旅游品牌,率先将京杭运河无锡段打造成为全国内河航运的文化标杆和美丽无锡的靓丽名片。(徐兢辉、陈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