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我们平时住酒店时,一般会用到酒店提供的肥皂,但是退房之后这些用过的肥皂往往就会处理掉。在闸弄口街道与丁兰街道的残疾人之家,却有一个智障人士庇护性就业项目,可以让这些废弃的肥皂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
据了解,制“皂”希望智障人士庇护性就业项目至今已持续五年多。在上城区残联的指导下,由杭州市上城区慧灵托管中心落地执行。
慧灵托管中心负责人舒英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开端,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回收酒店废弃不用的肥皂,经过消毒与再加工,制成新的肥皂,免费分发给有需要的社区困难人群,增进社区居民健康,支持智障人士就业需求,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同时也提升智障学员的社区融合度。
根据学员的个人需求和能力评估,该中心对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员设置劳动岗位,有的负责表面清理、消毒,有的负责切割、压制、称重,还有的负责包装。
记者看到,在制作肥皂的现场,学员们都非常认真,精细专注地完成着自己负责的环节。
“一开始我并不会包装,但慢慢学慢慢做,就会了,而且现在可以做得又快又好。”学员小金负责的是包装环节,她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做肥皂的项目中来,也可以把自己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智障人士面对的诸多问题当中,就业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智障人士而言,这不仅是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更是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它意味着智障人士在社会活动中的权利和独立。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这些学员的专注力,还可以让他们学到一门手艺,获得社会的认可,增强自我价值感。
“这些废弃的肥皂做成新皂后,我们还带着大家走进社区,把肥皂免费发放给社区的老人、残障人士及贫困人群等。在发放过程中,还设置了社区居民与智障学员共同制皂的活动,使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残障人士,了解这一群体。通过这些活动,学员也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满足其社区生活的需求。”舒英介绍,通过对接社会资源,这个充满温暖的项目也成功“跨界”,走向不同群体与领域,比如学校、酒店、企业等,让更多的人用上这块爱心肥皂,构建智障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环境。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为丁兰街道和闸弄口街道的12名年龄30岁—50岁的智障学员提供了庇护性就业岗位,每周固定进行两次制皂劳动。现在,他们平均每月可以生产新皂400块,按每块新皂180克计算,每年大约可以利用废弃旧皂864千克,为保护环境也贡献了力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