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视觉艺术记录江南文化,他们来姑苏挖掘古城活化利用背后的故事

文章来源:名城苏州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29 09:57:56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 刘涛 杨天来)用镜头语言讲述江南故事,用视觉艺术记录江南文化。10月26日,由苏州市文联、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以“福满城乡”为主题的采风活动顺利举行。来自苏州广电总台、五县市融媒体中心以及苏州影视新文艺群体的记者和编导代表一行20多人走进古建老宅,挖掘苏州在古城古建活化利用的案例与经验,开展采风创作。

a8ec8a13632762d0b80a0404ea25f6f6503dc6af.webp.jpg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漫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游人如织,这里是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坐落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苏州城建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道观前潘宅“礼耕堂”内。整个展区以图文、影像、实物相结合介绍,其中“城纪千载”厅介绍了汉唐以来各个时期的苏州城建特点;“现代苏城”厅展示了解放后苏州城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古城在保护与发展中的规划、探索和实践;“城市生长”厅汇聚了近年来苏州城建的最新成就和成果。

  看一馆而知百馆,观百馆而知一城。“将全国文保单位变身为苏州城建博物馆,不断提升功能品质,让苏州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本身就是古建活化利用的极好案例。”采风团成员张良法说。

  昭庆寺位于姑苏区大儒巷38号,198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文物古建筑,为保护利用古建筑。2005年启动全面修缮,作为群文阵地对外开放,目前为姑苏区公共文化中心管理并使用。

  走进昭庆寺,第一进门厅打造了“遇见大师”文化IP,不定期举办非遗特展、文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活动;第二进为鸿儒书房,是苏州图书馆姑苏区昭庆寺分馆,与全市百个图书馆通借通还;第三进为鸿儒曲苑,常年开展惠民评弹表演,周末还举办江南小剧场——嘻哈相声大会,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据姑苏区公文中心活动部部长薛艳介绍,昭庆寺是文旅融合的示范点,是古建活态化利用很好的典范。自开放以来每天接待市民和游客1000人左右,国庆期间达5000人左右。“游客来到这个松弛感的空间,可以体验苏式生活,非常有收获。”薛艳说。

  南石子街的苏州文旅会客厅花间堂,是晚清苏州文人名士潘祖荫的故居,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老宅历时十年修缮,原有格局和风貌得到完整恢复与保护。

  如今的潘祖荫故居,花木掩映,庭深巷幽,古朴典雅,一代名宅历经两百余年沧桑,焕然新生。这里一、二期打造成住宿及餐饮功能为一体的苏州文旅花间堂·探花府文化精品酒店;三期开设为苏州文旅会客厅·探花书房,兼以主题书店、古建保护文化交流、收藏展示、会议活动功能,已经成为平江路的顶流。

  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国宝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广为流传,两个复制的大鼎仍摆放在会客厅显眼的位置,供市民与游客参观。苏州名城集团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殷铭说,潘祖荫故居成为近十来年以来苏州古城修复的体量最大、全部投入使用的古建遗产,保护和利用完美融合。

  殷铭说,美是一种生产力。他期待采风团的成员挖掘记录古城的城市美、历史美、文化美,将其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关心古城保护与利用,大家一起助力将古城保护与利用做得更好。

  采风团成员马宏认为,当前各类社交平台有大量的文旅短视频,不过年轻人普遍对传统的宣传片比较“抗拒”,传播力并不强。他建议本次采风突破文旅宣传片的固有模式,深入采访古城保护背后的感人故事,挖掘其文化内涵,向大家展现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

微信图片_20231026203146.jpg

  本次采风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主办方希望通过采风创作文艺作品,反映苏州古城古建活化利用成果,体现苏州风貌之类、富庶之美、时代之美、人文之美,展现苏州“走在前、做示范”的时代风貌。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