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诗路萧山:渔浦扬帆

文章来源:萧山八千年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22 09:52:34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编者按】湘湖一叶舟,问史八千年。萧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八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钱塘江滚滚东去,湘湖水盈盈环抱,大运河穿城而过,赋予了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灵魂,也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文化脉络。回首望去,悠悠古韵的戏曲、民俗,静静伫立的古桥、古建筑,窖藏着岁月,蕴藏着智慧,珍藏着历史,共同组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记忆。

萧山八千年开设“萧山那些事儿(文化篇)”系列,将追寻历史脉络,触摸时代印记,开启一场与当地灿烂文化的跨时空对话。

渔浦: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一个夜晚,月朗星稀,谢灵运外放永嘉太守,船过渔浦,为此处三江交汇的急湍感到心惊:“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他并没有预见到,一条墨辉灿烂的诗路就从他脚下为起点,顺着浙东运河的滚滚波涛,汹涌了千年时光。

渔浦之名首见于晋人顾夷的《吴郡记》:“富春东三十里有淄演”,南朝梁顾野王《奥地志》则又称渔浦湖。同样是在钱塘江向北侵蚀,西南岸逐渐淤积而后出现的湖泊,与西城湖、西陵湖等内陆湖泊不同,渔浦湖湖口西北侧与钱塘江、富春江相通,承接浦阳江流,兼连石岩山与目尖山之间水道,外联内通,成为了当时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

旧时出行不便,水路是最为快捷的长途远游方式,而水源的丰沛自然滋养两岸风光,江南一地更是风姿绰约。文人墨客自渔浦扬帆,眼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忍不住吐纳胸中锦绣,便留下无数诗篇,成就了这样一条浙东诗路。

诗意萧山

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入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312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年),孟浩然曾滞留洛阳,后自洛至越,游历两年多。游历过程中,他途经渔浦,时值清晨,东方旭日初升,流泻的日光惊起了岸边水鸟。晨梦未醒时,随着声声船桡,天光渐渐大亮了,江雾散去,猿声隐约,佳人照影,一切美景如在幻境,却只是渔浦日常。

孟浩然因有触动,写下了《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开元盛世,大唐万国来朝,商业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市井的繁荣,作为重要驿站之一,渔浦自然成长为当时杭州的重要都会。不少文人来到此处游学宴饮,赋诗雅谈。

九月九日重阳,唐代诗人钱起便曾在此处与才子们酬唱诗歌,饮酒赏菊,他在《九日宴浙西亭》记录了这一盛会:“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习,笑论黄霸旧为邦。”

建于义桥镇的浦公园

是秋日的渔浦,自浙西亭下望,浪打岩壁,九月的风卷起一阵沁凉,亭内酒香四溢,酬唱声与簌簌秋叶相和,怎不惬意?唐人唐诗,大都如同这个朝代本身一般怀有舒朗的心胸与飞扬的意气。

同样的风景,总因人的心境有异或时代的气质参差,便显出不同的风韵来。在《渔浦诗词》中,宋代作品共有29首,远超唐清两代,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南宋作品占据大头,是北宋的两倍。

所谓“自古文章憎命达,诗人不幸诗家幸”,或许时代的苦难正是诗歌的摇篮,经历了飘摇乱世,看透了南宋当权的懦弱,陆游报国无门,再宿渔浦时,面对“渔浦江山天下稀”的美景,他的“移家常住此”的愿景,也化作了“归隐”的无力。

在颠簸的小舟上,就着一点残烛,他写下了《宿渔浦》:“东归剡曲只三程,旅泊还如万里行。灯影动摇风不定,船声鞺鞳浪初生。曳裾非复白头事,瞑目那求青史名。归去若为消暮境,一蓑烟雨学春耕。”

建于义桥镇的浦公园

宋代渔浦的底色似乎始终是冷寂的,直到元朝,家国剧变的凄切仍旧在汉人诗家的字句中刻有血泪的印记。诗人方夔《过钱塘旧京》虽然录自《全宋诗》,被划入宋代,但显然是元初作品。春风又起时,他回到渔浦,写下:“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江头朝涸趋渔浦,下城空失凤凰。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由来离泰游麋地不分铃鸣替戾冈。”渔浦依旧,青山依旧,但物是人非,已是改朝换代。

但纵观历史,改朝换代是常态,人区区百年记忆,终究难以与鲜活而富足的当下对比。延祐以后,元朝正式恢复科举制度,经济欣欣向荣,文学作品竟又隐隐显出“盛唐之风”来。

时人所称“沈八句”的沈梦麟便是个中翘楚,他的《早发钱塘抵渔浦》中写:“户外有霜鸡既鸣,官船当槛唤人行。五更风雨春潮上,万里云霄北斗横。江树离离微可辨,冥鸿肃肃不胜情。老来自笑犹行役,又听前山伐木声。”声、色、形、情面面俱到,读来仿佛能够耳闻目视,渔浦那春潮风雨、烟火人间便已然在脑海中展开画卷来了。

钱塘江诗词展示馆

江山轮换,沧海桑田,渔浦依旧。舟楫千帆过,诗人们入眼皆是风景,所感皆是佳句,他们一路吟咏一路行,诗路即从渔浦扬帆启航。

参考文献:《萧山记忆》第十辑,文章《欸乃一声江山绿——历代渔浦诗词概述》,作者鲍江华。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