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杭举办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02 09:42:43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12月1日,“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杭州良渚国际研学中心举办。

良渚论坛是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而思想交流是文明对话的重要方式。此次青年汉学家分论坛旨在推动世界汉学家的思想交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承办。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致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迪力·卡吾肯诺夫,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作主旨发言。

在距今5000-4500年

中西文明有一个交流频繁的时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

探源工程就要研究中华文明是何时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良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让我们发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存在着一个稻作农业为基础、存在严重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

在文明起源过程中,中国域内的文明和域外的其他文明是否有交流,这种交流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对中华文明或其他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我们有一个发现,实际上这个发现有一部分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在距今5000-4500年的时候,中西文明有一个相互交流比较频繁的时期,它的重要证据就是西亚地区原产的小麦、黄牛、绵羊经过中国西北地区,在约4500年前传入了中原地区。与此同时,在中原地区、华北地区有万年左右栽培历史的粟和黍向西传播。

比如华北地区的粟和黍、西亚地区的小麦、黄牛和绵羊。说实话,小麦是西亚原产,但是,我们长期以为黄牛和绵羊可能是本地的原产,但是通过古DNA的研究证明,在距今约4500年前出现在中原的黄牛、绵羊是来自于西亚。

所以,我认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包容开放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一带一路”交流互鉴在当代的启示意义。

10000-5000-1000

浙江3个“文化密码”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

从史前万年到青铜时代,浙江拥有以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好川等遗址为代表的完整考古学文化谱系。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分享3个代表浙江的“文化密码”:10000、5000、1000。

在距今10000年的浦江上山遗址中,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稻作的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上山遗址的诸多柱洞和房基还表明10000年前的浙江先民已最早走出洞穴居住,在钱塘江上游的旷野建起了“远古中华第一村”。

在浙江,5000年前的良渚已拥有宫殿区、内城、外郭城三重结构的古代城市,事实上建构起了早期区域性王权国家,形成了由琮、钺、璧等礼器构成的玉礼制文明。

真正让浙江成为江南文化集大成区域的历史事件,缘于1000年前宋室南渡。由于定都今天的杭州,使浙江在其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腹心之地。

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是中华古代文明最星汉灿烂的时期之一,由此形成独具精神气质的宋韵文化。

从10000年到5000年,从1000年到今天,浙江始终是让世人读懂中国的一个最佳窗口。浙江也将继续以守正创新的蓬勃生机,赓续历史文脉、开辟广阔未来。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