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为总结杭州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经验,探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日前,由杭州市社科联(院)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聚焦“和谐”暨“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走进上城区笕桥街道。研讨会上,业界、学界的专家教授和街道社区工作者齐聚一堂,为“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攀登行动”贡献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和谐不是“和稀泥”
李勇
杭州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市委改革办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副研究员
和谐,意味着安详、平和、美好,是人们社会生活幸福的来源之一。因此,和谐也是评判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
杭州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合作共赢”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这个经验在笕桥街道、天新社区的基层及社区治理中有很好体现,比如“天新社区数字化治理”等,有效解决了人口体量大、流动人口多、社区类型复杂、社会融合融入要求高等基层治理的实际问题,为社区治理、为营造社会生活和谐,创造了新经验、好经验。
和谐不是“和稀泥”,也不是对处理问题或矛盾在原则上的无限度妥协。这样的“和谐”,不是可持续的和谐,因此也不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是差异化、多样化的协调、协同,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生态,能够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多方协同,达到社会合作与共赢。从上述意义上,杭州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合作共赢”社会治理经验,无疑具有更多推广价值。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拓展公民社会参与路径
吴帅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浙江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地理空间,是城市公民与社会发生互动的重要实践场域。然而,面对当前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新趋势、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社区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物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业委会运作的水平及能力、社区党组织的职能发挥、社区居民的素质等均与居民对和谐美好生活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区配套设施老化给社区建设和谐美好生活带来长期困扰;基层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综合来看,当前城市社区治理还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社区精英阶层、志愿者等重要资源,拓展公民社会参与路径,提升社区自治能力,优化社区治理机制。
家庭是社会和谐、
国家和谐的重要基点
胡秀丽
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
从现实需求看,不和谐主要表现为社会与个体或者个体之间的各种冲突。在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都与特定的社会人有关。人的价值观、行为做事方式形成的关键,在于家庭,在于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方式。青少年拥有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需要从家庭教育入手,相关政府部门应提供系统性的支持渠道,统筹协调相关资源,把讲座、咨询等活动落地到社区,更好地服务居民所需。
应把怎样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社区来?
一是个体层面或可以自洽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学会觉察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冲突,不断提升自身品行与能力;
二是学会处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断增进人际理解,和谐社会关系;
三是从心底里深爱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站在家国大义的层面来考虑问题。
建设和谐社区要注重三方面
朱海龙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民生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加强社区“微治理”,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快更精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促进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社区的建设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打造平安社区,这是和谐社区的前提和基础。社区要以精细化的治理、正式化的治理,打造大治理格局,全面、深入地把握社区情况,实现小社区大治理。有限的社区力量要依托现代化、数字化的管理,掌握好社区的情况,进而真正实现平安社区。
第二,要注重社区服务建设,没有社区服务,就没有和谐社区。要激发社区的资源和内驱力,充分发挥社区里的多方重要力量。引入社区里不同专业人员的力量,做好育老育小服务,统筹社区资源,全方位地满足各类群体多样化需求。注重加强社区凝聚力,真正发挥社区本质的作用,让大家回到社区就像回到自己的家。
第三,要构建可持续的和谐社区文化。在塑造和谐社区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要把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等问题,用一种特有的社区模式解决,从而形成一个长期的行为趋向,这种持续性的行动,有利于真正实现和谐社区。各个社区特色各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社区实际情况进行文化构建。社区服务的宗旨是用有力的形式,提供高效的服务,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共同塑造和谐社区。
党建统领 治理增效 服务提质
司马一民
杭州市政协智库专家,杭州宋韵研究专家,资深媒体人
新形势下,杭州各地都在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以党建统领,提升社区能级。进一步凸显社区党委重要作用,推动形成“社区吹哨、条线报到”的工作模式,让社区成为解决居民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的主阵地。结合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将党员骨干的先锋引领作用发挥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幢楼道,快速协调解决民生小事、矛盾纠纷。
第二,以治理增效,推动力量下沉。夯实辖区单位、实有人口等数据底座,统筹好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资源“五社”力量,大力推动行政执法、消防、警务等力量下沉,切实把预防端口前移。
第三,以服务提质,促进邻里和谐。充分挖掘社区能人,建立各种载体,吸纳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链接各方资源,实现跨网格、跨社区互通有无,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和文化活动,使居民们走出家门,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既得到实惠,同时又增进相互了解,促进邻里和睦。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